新疆笔试模拟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08.31(言语理解与表达02)

华图教育 | 2020-11-12 14:30

收藏

  美国经济不会萧条,次贷危机对中国影响有限。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格林斯潘以低利率政策刺激消费和房地产需求使美国避免了萧条的危机,低利率政策导致房地产需求增加和泡沫的出现。而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次贷危机,同时也使得财富蒸发、消费下降、经济出现了疲软萧条。但这种影响不会持续很长,只要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像1929年那样深度萧条,那么,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非常有限。因为我国金融机构购买的美国次贷较少,只有中国银行购买了一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主要以消费品为主,而且主要是中低价位的消费品,这些往往是生活必需品。因此,也不会造成我国对美出口的负增长,顶多也就是增长放缓。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不会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即使现在股票市场热一点,震荡幅度比较大。但只要银行不出现危机,就不会变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讲,虽然现在的银行上市了,但80%以上的股权还是政府拥有,所以政府实际上对它还是有百分之百的存款保障的。在这种状况下,不会出现银行挤兑,就不会出现银行危机

  此外,现在中国银行业的监管能力提高了。外资银行的进入,竞争的加剧,也促进了银行业提高管理水平。所以,金融危机是不会全面爆发的

  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深具信心。我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在9.7%左右,这个速度还可以在未来维持10年、15年或20年以上。近几年城乡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比较快,估计2008年出口增长会放缓,但也不会太慢,2008年经济依然会比较快速地发展,基本维持在9%左右。目前为止,两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15%,而且最近升值的幅度越来越大。贸易巨额赤字将导致美元疲软,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美国可能会出现滞胀。如果出现滞胀,美国为了防止物价不断上涨,将会避免美元继续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会减少。中美利差还不足以吸引热钱大量进入中国。只要人民币继续执行主动、可控、渐进的汇率调整办法,每年根据美元的强弱将调整范围控制在3%—5%之间浮动,即属正常状态

  随着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时下“中国赶超美国论”再度 。对此,海外华人告诫说,中国最大的隐忧,不是人民对赶超美国没有信心,而是太过自信,甚至到了 的地步。的确,国人上上下下应该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1(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深具信心”的原因的是( )。

  A. 在未来10—20年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有望保持在9.7%左右

  B. 近几年城乡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比较快,经济发展比较稳定

  C. 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15%,且最近升值幅度会越来越大

  D. 滞胀将避免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会减少

  2( 单选题 )每年约有4000至4500只雌性藏羚羊从西藏阿里地区北迁至西昆仑山地区产仔,主要集中在总面积为35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藏羚羊聚集到如此偏远而贫瘠的地区生育后代,可能是因为这里天敌很少,其他大型有蹄类动物不多,而且直至几年前都没有人类活动,这样藏羚羊便能在一个比较安全且安静的地区产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藏羚羊保护仍面临着重重困难

  B. 藏羚羊产仔要北迁至西昆仑山地区

  C. 藏羚羊的活动范围很大

  D. 西昆仑山地区是藏羚羊的主要聚集地

  任何语言都存在着歧义现象,汉语也不例外。比如在汉语中,“生意”一词就至少可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生机”、“生命的活力”,如雪中红梅、雨后春笋,都可以说是生意盎然的象征。另一种是指“买卖”,亦即“商业经营”,如沿街叫卖、炒股放债、长途贩运,也都叫做“生意”。这两种“生意”其“能指”相同,但“能指”下边蕴涵着的“所指”却迥然有异。文人们历来看重的显然是前一种“生意”。明代学者张岱说,弹琴拨阮,唱曲演戏,描画写字,作文赋诗,凡诸百项,皆借此一口“生鲜之气”,得此生意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意者,终成渣秽。清代学者王夫之也认为,写作时含情能达,会景生心,体物得神,有了生意,便自有灵通之句。由此看来,要使生活之树常青,生命之藤常绿,就缺少不了这股勃然于体内飘然于体外的生意。

  商人看重的则是后一种“生意”,即以物生物。做生意就像饲养母鸡一样,抛出的是麸糠,获致的是鸡蛋甚至金蛋。对于人类现实存在着的社会生活而言,这两种“生意”,自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从目前的行情看,后一种“生意”正酿成热门,甚至连“文人下海”也似乎成了一种时髦。这就不免令人有些担心,因为随着“文学艺术商品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两种生意就可能渐渐地只剩下一种生意了。从字源学考证,“意”者,心音也。生意,生意,生到最后,如果只能生出一堆硬邦邦的金币和实打实的物质来,那么生意还能成其为生意吗

  3( 单选题 )文章第一段中的“能指”和“所指”分别指的意思是:

  A. 词的表面意义和实际意义。

  B. 词的外在的意思和内在的意思。

  C. 表面内容和实际内容。

  D. 词的书写形式和实质意义。

  4( 单选题 )关于兰州拉面用“食用胶”使面条劲道的报道,再一次_____了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敏感的神经,“吃一碗面等于吃掉一只塑料袋”的恐怖,成功煽起了公众的_____——这再次凸显,

  我们的记者急需提升基本的科学素养。填入划横向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震动 惊慌

  B. 触动 慌乱

  C. 拨动 恐慌

  D. 惊动 恐惧

  参考答案及解析:
  

  1.正确答案是 C

  解析回到原文中寻找答案,第四段的倒数第二句“如果出口出现滞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会减少”与C项的说法是矛盾的,而且人民币“升值幅度会越来越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显然不属于“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深具信心”的原因。本题选C

  2.正确答案是 D

  解析文段开篇交代藏羚羊聚集到西昆仑山地区干什么(产仔),然后解释它们聚集到那生育后代的原因。因此文段意在说明“西昆仑山地区是藏羚羊的主要聚集地”,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D

  3.正确答案是 D

  解析定位文段这两种“生意”其“能指”相同,但“能指”下边蕴涵着的“所指”却迥然有异。从文段可知“所指”是其具体意义不相同,但是它们的相同点是书写的形式,即“能指”

  4.正确答案是 C

  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文中“再一次_____了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敏感的神经,“吃一碗面等于吃掉一只塑料袋”的恐怖”,也就是说一个空要与“敏感的神经”搭配,“震动”、“惊动”不能与“神经”搭配,故排除A、D项;第二空要填煽动的宾语,”恐慌“与”慌乱“相比更强调恐惧,而恐惧、害怕的来源正是前面“吃一碗面等于吃塑料袋”的恐吓,此处填入”恐慌“更能与前面呼应。“慌乱”不能与“公众的”搭配,故排除B。本题答案为C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