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发展
经济形势与政策导向:2024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面试可能考查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理解,以及对宏观政策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认识。
经济发展目标与任务: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左右,围绕此目标需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面试可能涉及如何落实这些任务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问题。
2.产业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新兴和未来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激发数字经济活力。这方面可能考查对产业升级的理解,以及如何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面试可能要求阐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发展路径。
3.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高人才队伍质量。面试可能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关系,以及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行提问。
4.改革举措
经济体制改革: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面试可能考查对这些改革举措的意义及实施难点的分析。
5.对外开放
开放格局与合作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面试可能涉及如何应对外部压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6.风险防范
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面试可能考查对风险成因的分析和防范措施的理解。
7.乡村振兴与区域发展
乡村全面振兴:保障农产品供应、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农村改革。面试可能围绕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和面临的挑战展开。
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这方面可能考查对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性及实现途径的认识。
8.绿色发展
生态环保与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绿色转型。面试可能涉及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以及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9.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
民生保障工作:稳定就业、强化医疗服务、完善社保政策。面试可能考查对民生保障重要性的理解和如何提升民生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