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题:左右两幅,左边是一个人在水里,水漫到脖子,这个人举起双手,右边是镜头拉远,这个人是坐在水里,水并不深。请仔细观察漫画,并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参考解析】
从这幅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左边是一个人在水中,水已经漫到脖子,他举起双手,感觉随时会被淹死;但转景看到另一幅图,发现原来其实水并不深,只是这个人是坐在水里并没有站起来而已。这幅漫画让我想到,只有自己实践了才能知道水的深浅,不要被未知、不确定的恐惧吓到。有时候也要懂得创新思维方式,不要因为思想呆板,而被“一汪浅水”要了性命。以下是这幅漫画对我的一些启示:
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往往也是解决问题的试金石。在漫画当中,如若主人翁能够站起来去试试水的深浅,而不是自怨自艾地在水中等待救援,他就会发现其实水不过是及腰的高度,完全可以自己走到岸边去。在生活当中,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时,如果有前人的经验,我们自然能够走得更加顺利。但是如果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旁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时,我们也要勇于“尝新”,勇于去挑战、去实践,即便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也应该无畏过往、不惧将来。在工作中,我们更当如此。面对未来可能错综复杂的工作环境,我们不仅仅是需要保持一颗初心,更需要我们能够勇于实践,勇于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凡是在理论上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必定有效。”我国的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
第二,思维切不可呆板,而要时刻保持创新。漫画中的人正是因为惯性思维,认为掉入水中,必定不能站起来,只能漂在水中才可获救。殊不知,浅水中只要站起来便可获救,只有深水中才需要想尽办法漂在水中。创新不仅仅是一种需求,更是一种难得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呢?首先,我们要培养好奇心,保持对周围世界的敏感和兴趣;其次,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避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范围,形成“信息茧房”;同时,我们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通过理性分析和评价周遭的信息,识别和避免思维中的谬误和偏见;最后,我们当然还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我们的创新理论是否符合实际,并持续反思获取更正确的思路。
总之,这幅漫画让我醍醐灌顶,“淹没”自己的往往是我们“本人”。我们必须跳出思维的逆向漩涡,找寻正确的道路,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方能成功“上岸”!
【思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