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疆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散文创作(汉语言文学)
一、散文的含义、特点
1.散文的含义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随着时间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2.散文的特点
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3.散文的分类
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
哲理散文
二、散文的创作要点
1.散文的立意、构思
“凡文以意为主”。散文的“意”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获得它,必须依靠我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凭着鲜明的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博,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沉的思索,这样,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诗意。这诗意,就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这诗意又叫灵感。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赶紧捕捉住它。因为这里面有心灵的颤动,思想的闪光。
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的过程。写作者要在构思中为散文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使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和谐的统一。因此,构思要解决立意、选材、创造意境、确定体裁、基本手法、布局谋篇等问题。这里着重讲讲确定体裁、寻找线索、创造意境三个问题。
第一、确定体裁。
第二、寻找线索。
第三、创造意境。
2.散文的笔调
笔调,是一个有着内外诸方面因素的综合,绝不仅仅表现为形式的部分。应该说,强烈的抒情性,正是散文笔调的灵魂。正因为散文抒情的目的化和对象化,派生出散文笔调的一系烈特点。把散文中的描写、叙述等与小说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描写、叙述,在完整、翔实、精细等方面,是逊色的。总而观之,其笔触来得简略,往往留意于人、事、景、物的某一侧面和一片断,更加刻意追求的,则是以这些描写和叙述为手段而实现的抒情效果。为此,散文家总是在简约的描述中,尽可能敷以浓重的抒情色彩,让对客观外界的描述尽可能鲜明地打上主体感情的印记。当然,在不少散文中也不乏精微之笔,但这种“精微”仍然与小说的“精微”有别。一方面,这“精微”更多地用于主体感情观照的展示;另一方面,即便是用于描摹外物,也因为散文的任务不在创造典型人物、事件与环境,故而常取人之一笔一颦,事之一枝一叶,物之一二特征,严格说,这“精微”不过是很不全面中的精微。其所以能够进入散文,仍然是因为主体的抒情需要。读小说时,我们总感到在读者与作者之间“隔”了一层;读散文,读者与作者之间则距离得那样近,以至可以窥见创作主体的心灵深处。可以说,散文笔调是饱含抒情汁液的笔调。在构成这一笔调的内在因素中,主要是创作主体的主观性一—或者准确些说,是由社会生活客观感发和决定的主观性。
3.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