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试题资料

首页 > 新疆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0新疆教师招考(语文科目)模拟题:古诗文客观阅读题

华图教育 | 2020-05-12 14:46

收藏

  古诗文客观阅读题

注:本文为华图教育教研专家原创,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一.选择题(10篇,共10小题)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破阵子”是词牌名,“角”和“五十弦”都指军乐器,“炙”代指牛,“沙场”即“战场”,“的卢”,良马名,是一种烈性快马,“天下事”指的是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可怜”是“可惜”之意。

  B.这是一首寄赠之作,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深夜酒醉之时,一次又一次地挑亮灯芯,久久地端详着那柄寒光四射、曾伴随自己征战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在刀光剑影中抗金杀敌。

  C.词的下片写将士们骑上骏马,神速出击,弦鸣箭发,虽然没作更多的战争描写,但是却令人仿佛看到敌人被打得纷纷落马,狼狈逃窜的情景和战斗结束后军歌嘹亮,旌旗招展的胜利画面,表达出作者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的愿望。

  D.词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可以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中读出,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陆游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选出下列关于陆游的《游山西村》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本诗作于陆游罢官闲居之时,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B.首联与颈联都描绘了山西村的人情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之情。

  C.颔联在写景中蕴含哲理,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人生思考。

  D.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体现了陆诗章法整齐谨严的特点。

  4.下面对《赤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诗的前两句发议论,抒感慨,深刻警策,颇有情致:诗人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那是自己不久前遗失的一件物品。

  B.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也显示出他对这一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一个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C.末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更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

  D.这首诗,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5.选出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怀酒长精神。

  A.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B.“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为惊念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而写的,诗中引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遭贬被害的朋友。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D.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6.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边塞去慰问将士。

  B.颔联运用比喻,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兜,诗中有国,堪称干古绝句。

  D.尾联写“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7.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兴(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A.首联借景抒情,渲染悲凉的气氛,并奠定整首诗的基调。

  B.他不仅仅是悲秋,更是因看到秋天的萧瑟气息而想到国家的衰败,故乡的凋敝,蕴含着悲国悲乡的感情。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中“他日”是指“来日”。

  D.《秋兴》(其一)前两联“因秋拖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

  8.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山随平野尽”一句中,“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

  C.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

  D.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9.

  送魏大①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②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③。

  雁山横代④北,狐塞⑤接云中⑥。

  勿使燕然⑦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惆怅悲切。

  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10.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句交代了一个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即将与友人分手,于是在靠江的高楼上为朋友饯行。

  B.次句表面上只说风雨入舟,也兼写出友人入舟;一个“凉”字,既是身体的感觉,也是心理的感觉,寓情于景,耐人吟咏。

  C.后两句写自己与友人分别后,夜难成眠,即使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一声声闯入梦境,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

  D.诗的前半写实景,后半是虚拟,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二.古诗词赏析(8篇,共18小题)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词中“关河”指的是   。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年”“匹马”两句尽显词人只身远征建功立业的豪情。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的典故表达抱负无处施展的惆怅。

  C.“泪空流”既体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又表现出对朝廷的不满。

  D.“身老沧洲”表达词人虽已暮年,但仍想征战沙场的豪迈情怀。

  12.阅读下面的诗和词,完成第下列各题

  (Ⅰ)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Ⅱ)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的人是   (姓名)。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两处加线句都运用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描绘了作者被贬时的美好追求。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D 两个作品选段都抒写了作者面对人生的不如意而积极向上的情怀。

  13.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鸭,一点飞鸡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影下”写出飞鸿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日残服点明时问是傍晚时分。

  B.“一点”形容天空中的鸿雁数量之少。

  C.此曲格萧瑟之景和线丽之最巧妙融合。

  D.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寓于写景之中。

  14.古诗词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来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另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1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说说颈联蕴含的哲理。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点明了诗人长期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感慨万千。

  C.尾联点明酬赠之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D.全诗感情真挚,始终充满积极、乐观、豁达的情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7.阅读《论诗》一诗,完成下列各题。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1)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指各个时代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 诗作力求创新,反对机械模拟古人。

  C.“才人”是指像赵翼一样的文人。

  D. 本诗体现了诗人“厚古薄今”的观点。

  (2)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调张籍》中写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赵翼却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韩愈是对两位伟大诗人的千古定评。

  B. 赵翼是对两位诗人的故意贬损。

  C.“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角度说的。

  D.“万口传”表现了李杜诗歌流传的广远。

  (3)下列诗句不是关于诗歌创作诗句的一项是

  A.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B.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C.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D.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8.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下面对苏轼《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首词是苏轼贬居黄州,游览清泉寺时,见溪水西流,有感而作。

  B.上阕写眼前之景,这里没有市朝的喧闹之声,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C.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D.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2)发挥想象,请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来描绘上阕的画面。

       注:本文为华图教育教研专家原创,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