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疆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月经先后无定期(中医学)
一、病因病机
主要机理是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其分型有肾虚、脾虚和肝郁。
1.肾虚
少年肾气未充,更年期肾气渐衰,或素体肾气不足,房劳多产,久病大病,损伤肾气,肾气不充,开阖不利,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遂致经行先后无定期。
2.脾虚
素体脾虚,饮食失节,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虚统摄无权及生化不足,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遂致经行先后无定期。
3.肝郁
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肝气逆乱,气乱血乱,冲任失司,血海蓄溢失常,遂致月经先后无定期。
二、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崩漏相鉴别。月经先后无定期以月经紊乱为特征,一般经期正常,经量不多。崩漏则以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发生严重紊乱为特征的病证,除见周期紊乱,并见同时出现阴道出血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断。
三、辩证论治
以月经周期或长或短但经期正常为辨证要点。治疗以调理冲任气血为原则,或疏肝解郁,或调补脾肾,随证治之。
1.肾虚型
主要证候: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频数,舌淡,苔薄,脉沉细。
证候分析:肾虚封藏失职,开阖不利,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故经行先后无定期;肾虚则髓海不足,故头晕耳鸣;腰为肾之外府,肾主骨,肾虚则腰酸腿软。舌淡苔薄,脉沉细,为肾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2.脾虚型
主要证候:经行或先或后,量多,色淡质稀,神倦乏力,脘腹胀满,纳呆食少,舌淡,苔薄,脉缓。
证候分析:脾虚统摄无权,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故致月经先后不定期;脾虚生化气血之源不足,故经色淡红而质稀;脾主四肢、肌肉,脾虚则神倦乏力;脾虚运化失职,故脘腹胀满,纳呆食少。舌淡,苔薄,脉缓,也为脾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脾益气,养血调经。
3.肝郁型
主要证候:经行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黯红,有血块,或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精神郁闷,时欲太息,嗳气食少,舌质正常,苔薄,脉弦。
证候分析:肝郁气结,气机逆乱,冲任失司,血海蓄溢失常,故月经或先或后,经血或多或少;肝气郁滞,经脉不利,故经行不畅,色黯有块;肝郁经脉涩滞,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气机不利,故精神郁闷,时欲太息;肝强侮脾,脾气不舒,故嗳气食少;证属气滞,内无寒热,故舌象正常。脉弦,为肝郁之征。
治疗法则:疏肝解郁,和血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