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疆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20 世纪文学4(汉语言文学)
四、亚非文学
1.现代亚非文学的发展
一、二十世纪初至二十年代的文学。这是现代亚非文学诞生时期。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革命斗争的深入,在继承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西方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影响下,亚非一些国家的现代文学迅速成长和发展。这时的亚非文学,大都是在同旧的文化作激烈的斗争中,以一种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姿态出现在文坛上,为各国的新文学,奠定了基础。这时创作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人民的觉醒和对自己民族运动的探索。在一些国家中,作家开始有了一些松散的文学社团,或者围绕在一个刊物周围,形成一种风格相似、倾向相近的文学流派。
二、三、四十年代的文学。这时是亚非文学蓬勃发展时期。在一些国家中,开展了有组织的文学运动,如印度于1936年4月成立了印度进步作家协会,缅甸于三十年代兴起了“实验文学”运动,印度尼西亚出现“新作家派”: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日本、朝鲜和中国,蓬勃开展。在亚非地区,为自己民族的现代文学作出重大贡献的作家,大都在这个时期发表了他们的重要作品。这时的创作,具有强烈的反帝反殖和反封建的革命内容,突出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并塑造了一批先进人物的艺术典型,从而使亚非文学在世界进步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战后及五十年代文学。1956年12月在新德里召开的亚洲作家会议和1958年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对这个阶段亚非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促使亚非文学得以飞跃发展。作家队伍不断扩大,创作技巧不断提高,形成一个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反帝的、人民大众的文学潮流。许多优秀作品,不只是对殖民者统治的控诉和对民族苦难命运的悲叹,也不止于对民族解放道路的探索,而是满怀激情地描绘了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烽火。不少作品,通过现实主义的艺术描绘,反映了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面貌和本质特征,对自己民族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文学还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内容。
2.川端康成、秦戈尔的创作成就
川端康成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艺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以及《睡美人》等。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亦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作家。
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